作者:     转贴自:       日期:2013-05-10    浏览数:9158


 
 
 
 
诸华杰 一辈子就做修琴这一件事
 
 
他的琴
 
      “琴有问题,还是去找找杭州的诸老师吧!”某搜索引擎上,搜索“诸华杰”得到最多的帖子都是类似的标题。和他讲了,他扶扶帽子说自己从不上网,笑容谦虚得很。
      环城西路83号,“华杰提琴制作室”就在这里的一处老居民楼里。还未登门,就听见“吱吱呀呀”的琴声,满屋的琴和几个男人,身着已经少见的棉布蓝围裙。这是诸华杰和他的徒弟们,与这间已经十七年的工作室所组成的标准场景。
 
 
他的客
 
    周六刚一过中午,华杰提琴工作室楼下的单元门铃就没断过,换弓毛、修琴,陆陆续续,这当中有不少中年人,一看就带着“望子成龙”的范儿。“常来的都是家长吗?”诸华杰抚着琴弓说,乐团的人也会专门来找他,但反而不会那么急。家里的“小独苗”们就不一样了,父母操劳半辈子供他们学琴,真真是笔大开销。言下之意,为他们多花点心思也值得。
“好久没来了哦?”
“我没来,我老婆来了呀。这次换个弓。”
    张先生女儿学大提琴十几年了,最初也是通过教琴的老师认识了诸华杰,之后就一直跟他打交道。一整个下午,这些老主顾都是推门就进,熟门熟路走到里屋,也不寒暄客气,直奔主题。当然,关于琴的各种需要,诸华杰从未显露出半点怠慢。
     诸华杰有一套“金字塔理论”:下面的小活做不好,上面的大活也没人找你。最开始的时候,老诸也想专做高档提琴制作,但日子久了发现,修琴修弓这些零碎的工作也是无法丢弃的。提琴很多小小的毛病,在师傅这里只要熟练地处理就能解决,但对于练琴的琴童或者家长来说,可是天大的难事,小问题没有处理好,根本就不能继续练琴。老诸也就越觉得自己铺开了这个摊子了,就有这份责任为所有的提琴爱好者提供这份专业服务。因此,不论拉琴者的技艺高低,提琴的价值贵贱,都要同等对待,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。随着年纪的增加,老诸也会慢慢地将一些活让徒弟们去做,他把着关。可以说,只要提琴到了华杰提琴工作室,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    工作间,夹在相框里的明信片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,有的学生来老诸这里修琴,再考去国外进修,看到漂亮的琴还会拍下来寄给老诸,他都一一珍藏好。讲这些的时候,老诸接了两个电话,他笑呵呵地解释还要点时间琴才能修好。“招牌亮出来以后,人家才来找你,都是十几年的老顾客了,图的不就是个信任么。”
 
 
他的师
 
    学生时代的诸华杰就是个提琴发烧友,懂一点演奏也略知一点制作皮毛。分配进入杭州乐器厂后,他最初并不是主攻小提琴,古筝、琵琶都做过,像今天的歌手选秀一样,他也是在层层海选之下才进入提琴行当的,属于当今的PK王。说到这里,一向低调的诸华杰骄傲地笑笑。
     工作间的书柜里夹着一张老报纸,发黄的油墨印出来的是个外国老头,坐在他旁边年轻的诸华杰对镜头笑着。“是我的老师菲舍,当年他在圈里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嘞!”
     1992年,那时还是小诸的诸华杰在工厂制作提琴,就捧走了当年第十届美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(VSA)的小提琴音质银质奖章,一时间声名鹊起。90年代,当出国对大多数人还是个梦的时候,他得到了去德国进修的机会,改变了他之后的人生道路。
       在汉堡学艺的日子里,并没有太多想当然的艰辛和不易,相反地,给菲舍当当下手、跑跑腿,诸华杰觉得那是一段很美好的记忆。一年半以后,他归国返杭,一身好手艺已经不在话下,和同事谋划许久的提琴制作室就这么开张了。
    《一代宗师》里宫二小姐说,世间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别重逢。而真正的久别重逢,老诸和菲舍在2011年才体会到了个中滋味。菲舍来到杭州的时候,已经是个真正的白胡子老头了,但艺术家气质依旧傍身。住在望湖饭店,菲舍除了看望诸华杰叙旧,更对杭州赞不绝口,称每天推开窗都是一幅画。菲舍的杭州之行,见证了他们的师徒之情。停下来回望一下过去的这些年,诸华杰感慨道:“现在想想觉得真快,时光这东西真是想留也留不住,我也从小徒弟变成老师傅了,哈哈……”
 
 
他的徒
 
    周六的下午,工作室里只来了小孙和小李。他俩的工作间看上去古朴又有情调,如果来了个痴迷古典乐的小姑娘,一定会被这两个围着蓝围裙做工的帅小伙迷得七荤八素。没有电脑,桌上收音机里放的是交通台的娱乐广播,主持人在搞笑上做足心思,听的人都会乐得眉开眼笑。两个年轻人也不耽误做琴,手里的小刀在初具提琴模样的木头上飞舞,嘴角是上扬的。
    房间里摆满了制作提琴的工具,光各式小刀就装满了几个笔筒,油漆、木料、换弓毛用的马尾,这些都是小孙最熟悉的朋友。他老家在北方,喜欢做琴到了痴迷的程度,专门到杭州拜诸华杰为师。在老诸的嘴里,这些年轻人都是“同事”,即使有的是不远千里专门来向他学艺。“只要入了这个门,能坚持下来的都不容易,我们就是在一个小作坊里一起工作。”这个小单位不分上下级,不用搞办公室政治,只要心沉得下来、活出得细,待遇也还不错。老诸说  他们算不上挣大钱,但至少是在城市平均收入水平以上的。
      杭州城里想找一家像诸华杰这样的提琴制作室不容易,所以两大管弦乐团(杭州爱乐乐团和浙江交响乐团)的琴手有问题都会找到这里来。现在“小作坊”式的工作模式让老诸觉得很满意,“我们就小锅菜烧一烧。”实际上经营多年的经验证明了,这个行业模式还是有它的生存价值。“师傅+徒弟”的组合也让不少回头客觉得安全感十足。
     琴多,这是走进诸华杰工作室的第一反应。挂在墙上、立在地上、摆在柜里,从低音提琴到幼儿琴,不仅样式齐全,几乎所有的小配件都能在这里找到。对于爱琴之人,这是天堂。
    “音乐是人的第二语言,只要受过它的熏陶,人的气质也会不一样。”老诸兴致一来拉了一首曲,对于制作行当来说,如果还懂演奏就好像久病成医的患者,找到症结就好下药了。90年代初,老诸做第一把琴的时候,木料在杭州是极其珍贵的,托人反复打听,才弄来这一点点。老诸从墙上取下一把未上漆的4/4标准小提琴,介绍它背板、琴头和侧板原材料是枫木,面板用的是云杉。一把琴的原材料也分档次,好的进口料光木头就要上千,加上油漆、配件、人工制作费,几万的也有。
      制作一把小提琴,一点不比一架高精密的机器容易。从选料、制作、油漆、装配到最后成品,怎么也要几个月的时间。诸师傅和几个徒弟聊天时也是不急不慌,从窗口望去就是繁华的武林,这间制作室里的人似乎从不被城市的快节奏打扰,自得其乐。
      看到屋里墙上挂着一幅素描,以为是老诸的业余爱好,他介绍说是朋友的作品。画中人是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,而真正的主人公其实是他手里的那把号称“大炮”的琴,出自意大利提琴制造师鼻祖瓜奈里之手。帕格尼尼死后一百多年來,人们称这把琴为帕格尼尼的寡妇,无人敢用之演奏,像是恐怕会遭到诅咒般的敬畏。所以乐手用瓜奈里琴演出时,并不只是单纯在展示自己精湛的技艺,更是在向两个灵魂致敬,一个是音乐的创作者,一个就是小提琴的制 作师。
     诸华杰的妻子女儿都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,有时老伴在傍晚会送来饭菜,两人一起散着步回家,就是老诸一天的娱乐活动。现在的他很满足,觉得自己找对了行当,“别的都不重要,只要是真心喜欢,做得就舒服。”

点击此处返回

 


百度一下,你就知道 搜搜更懂你 搜狗搜索引擎 - 上网从搜狗开始 有道首页 中国搜索 360搜索 - 干净、安全、可信任的搜索引擎
百度 百收录 soso搜搜 搜狗搜索 有道youdao 中国搜索 360搜 浙江交响乐团 杭州爱乐乐团

Copyright © 2001-2014 杭州华杰提琴制作室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联系方式:0571-85114891 电子邮件:hzhjtq@163.com 备案/许可证号:浙ICP备10023155号 技术支持:华志网络 SEO优化:华志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