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华杰高中毕业,分配到杭州乐器厂做学徒。先做琵琶、古筝,又做吉他,最后,迷上了做小提琴。
“厂里要做小提琴,就把手艺好的小青年挑到一组,开始的时候是拼板,后来因为我会拉琴,就让我装配、组装,把琴装起来试音,这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。”
诸华杰现场演奏了一段《黄河》,用的是他独立完成的第一把小提琴。
“这把琴里有我的签名,1987年5月作品第一号。当时木料不好买,要凭指标,我一个朋友千方百计地跟杭州木材厂的人打交道,帮他们干活,才买到这一点木头。”
1992年,诸华杰做的小提琴,获得了第十届美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小提琴音质银质奖章;1995年,他去了德国汉堡拜师学艺。
留学归来,华杰提琴制作室正式成立了,诸华杰也收了两个徒弟,升级当了“师傅”。
问起诸华杰他的手工提琴的价码,老诸笑着说,这个问题不好回答,要看用料和工时,低的只要四五百,高的能卖到三五万,3000-5000元的琴,买的人最多。
杭州修提琴 只此一家
杭州现在有两个大型管弦乐团,浙江交响乐团和杭州爱乐乐团。两个乐团里的提琴乐手,基本上都跟诸华杰打过交道,不少人用的都是他的琴,提琴有了什么毛病,也都来找他——杭州拉提琴的都知道,全城只此一家,别无分店。
曾经有位杭州的收藏家,收藏了两把小提琴,其中一把经鉴定,是出自19世纪著名制琴大师弗朗切斯·李查德之手的法国红提琴,超过120年,价值在50000元以上,可惜存放年代久远,琴坏了。琴主人心疼得不得了,辗转多时,最后找到了诸华杰,果然手到病除。
采访时,浙江交响乐团的一位女乐手找上门来,要换根弓。
“不光是手艺,诸师傅做事情的态度很难得,非常仔细,追求完美,一有什么问题,我们就来找他的‘麻烦’。”
诸华杰说,不论谁的提琴出了问题,尽管找他,大问题、小毛病,照单全收。
“小朋友们摔坏琴了,或者琴的发音状态不好,找我都可以,小到调个音,换根弦,收费嘛,也就五元十元的。”
徒弟李岩军刚来时,觉得师傅大半天时间,就挣五块十块钱,很不划算。对此,诸华杰很不赞同,“没有群众基础,高端也是白费,不牢固的”。
制琴室里有“三多” 刀多、瓶多、木头多
除了各种各样的提琴,老诸的制琴室里,还有“三多”:刀多、瓶子多、木头多。
刀多,这是必须的——这些都是做小提琴的家伙,不过提琴室里的刀,都是一些平常难得一见的小刀、凿子,奇形怪状,大小不一。
诸华杰说,单单做一个S形的琴头,就要换12把不同的刀。
再说瓶多,大大小小有100多个,里面装着什么呢?
“主要是做油漆的颜料。有的装着基础原料,有的是我调好的。基础原料其实也不是太多,大概有二十多种,调来调去就多起来了。”
木头多,自然都是小提琴的原料,这些木头外表看起来似乎都差不多,不过,在制琴师眼里,天下就没有两块一样的木头。
“哪怕是取自同一棵树,木头的成分还是不一样的,不同部位,比如阴面、阳面,都会对声音产生影响。”诸华杰的徒弟李岩军说。
李岩军说,做琴的木头基本上都来自高海拔地区。因为越是寒冷,木质就越硬,这样,琴的发音震动性能才好。除此以外,制琴的木头都需要彻底干燥,否则,做出的琴会变形。
可别小看这些木头,它们虽然块头不大,却是来头不小,价值不菲。李岩军随便拿起一小块木头,长不过30厘米,宽不过15厘米:“这块木头1995年买的时候,就值1000多元钱了。”
小提琴的制作过程,复杂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台高度精密的仪器,稍有疏忽,哪怕是做琴身时少刨了一刨子,涂漆时刷厚了毫厘,都有可能破坏掉理想中的琴声。
“做一把小提琴,大大小小的工序有1000多道,一把琴至少要做两三个月。”诸华杰说,没有耐心和耐性是做不出好琴的,而且,制琴师做琴时的心情,会直接影响到琴的好坏。
“小提琴是有生命、有灵性的,打个不太妥当的比喻,买一把琴,就像找个老婆,一样一样的。”
记者 赵志辉 陈壮
杭州最牛的小提琴制琴师
诸华杰高中毕业,分配到杭州乐器厂做学徒。先做琵琶、古筝,又做吉他,最后,迷上了做小提琴。
“厂里要做小提琴,就把手艺好的小青年挑到一组,开始的时候是拼板,后来因为我会拉琴,就让我装配、组装,把琴装起来试音,这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。”
诸华杰现场演奏了一段《黄河》,用的是他独立完成的第一把小提琴。
“这把琴里有我的签名,1987年5月作品第一号。当时木料不好买,要凭指标,我一个朋友千方百计地跟杭州木材厂的人打交道,帮他们干活,才买到这一点木头。”
1992年,诸华杰做的小提琴,获得了第十届美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小提琴音质银质奖章;1995年,他去了德国汉堡拜师学艺。
留学归来,华杰提琴制作室正式成立了,诸华杰也收了两个徒弟,升级当了“师傅”。
问起诸华杰他的手工提琴的价码,老诸笑着说,这个问题不好回答,要看用料和工时,低的只要四五百,高的能卖到三五万,3000-5000元的琴,买的人最多。
杭州修提琴 只此一家
杭州现在有两个大型管弦乐团,浙江交响乐团和杭州爱乐乐团。两个乐团里的提琴乐手,基本上都跟诸华杰打过交道,不少人用的都是他的琴,提琴有了什么毛病,也都来找他——杭州拉提琴的都知道,全城只此一家,别无分店。
曾经有位杭州的收藏家,收藏了两把小提琴,其中一把经鉴定,是出自19世纪著名制琴大师弗朗切斯·李查德之手的法国红提琴,超过120年,价值在50000元以上,可惜存放年代久远,琴坏了。琴主人心疼得不得了,辗转多时,最后找到了诸华杰,果然手到病除。
采访时,浙江交响乐团的一位女乐手找上门来,要换根弓。
“不光是手艺,诸师傅做事情的态度很难得,非常仔细,追求完美,一有什么问题,我们就来找他的‘麻烦’。”
诸华杰说,不论谁的提琴出了问题,尽管找他,大问题、小毛病,照单全收。
“小朋友们摔坏琴了,或者琴的发音状态不好,找我都可以,小到调个音,换根弦,收费嘛,也就五元十元的。”
徒弟李岩军刚来时,觉得师傅大半天时间,就挣五块十块钱,很不划算。对此,诸华杰很不赞同,“没有群众基础,高端也是白费,不牢固的”。
制琴室里有“三多” 刀多、瓶多、木头多
除了各种各样的提琴,老诸的制琴室里,还有“三多”:刀多、瓶子多、木头多。
刀多,这是必须的——这些都是做小提琴的家伙,不过提琴室里的刀,都是一些平常难得一见的小刀、凿子,奇形怪状,大小不一。
诸华杰说,单单做一个S形的琴头,就要换12把不同的刀。
再说瓶多,大大小小有100多个,里面装着什么呢?
“主要是做油漆的颜料。有的装着基础原料,有的是我调好的。基础原料其实也不是太多,大概有二十多种,调来调去就多起来了。”
木头多,自然都是小提琴的原料,这些木头外表看起来似乎都差不多,不过,在制琴师眼里,天下就没有两块一样的木头。
“哪怕是取自同一棵树,木头的成分还是不一样的,不同部位,比如阴面、阳面,都会对声音产生影响。”诸华杰的徒弟李岩军说。
李岩军说,做琴的木头基本上都来自高海拔地区。因为越是寒冷,木质就越硬,这样,琴的发音震动性能才好。除此以外,制琴的木头都需要彻底干燥,否则,做出的琴会变形。
可别小看这些木头,它们虽然块头不大,却是来头不小,价值不菲。李岩军随便拿起一小块木头,长不过30厘米,宽不过15厘米:“这块木头1995年买的时候,就值1000多元钱了。”
小提琴的制作过程,复杂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台高度精密的仪器,稍有疏忽,哪怕是做琴身时少刨了一刨子,涂漆时刷厚了毫厘,都有可能破坏掉理想中的琴声。
“做一把小提琴,大大小小的工序有1000多道,一把琴至少要做两三个月。”诸华杰说,没有耐心和耐性是做不出好琴的,而且,制琴师做琴时的心情,会直接影响到琴的好坏。
“小提琴是有生命、有灵性的,打个不太妥当的比喻,买一把琴,就像找个老婆,一样一样的。”